《邵伟华故事》第一章 第三节 感恩解放 土改印记


历史的车轮碾到了1949年。这一年,解放战争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时期。

村里那些地主们听说共产党共产又共妻,r怕丧失自己的荣华富贵,都带着家眷逃跑了。解放军进驻后,无处可去的穷人才知道,原来共产党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可怕。

解放军战士们分头住进了穷人家里,其中一个班就住在全村最穷的祖父家。这个家穷到连墙都快要垮塌下来了,一家七口穿得破破烂烂,勉强遮羞。战士们一住下来,就把大米和罐头分发给一家老小,马上帮着挑水扫地,然后支起大锅,开始煮饭。

饥饿的邵伟华一家人循着4饭香,饥渴的眼神直往大锅那儿看,炊事员看到后就招呼他们:“快来,孩子们,一起吃!”看到邵伟华和他的弟妹们手足无措,畏畏缩缩,战士们就把热腾腾香喷喷的白米饭端到他们的面前,热情得像待亲人一样。

从小要饭被别人嫌弃厌恶的一家子,感动了!等不了了,立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邵伟华边吃边流泪...

解放军们要走了。临走时给他们留下了一些米粮和罐头,还特意送了一些旧军装。这对食不果腹、衣不遮体的一家人来说,真是无比的幸福。邵伟华对解放军由衷地产生了好感。从那时起,心里已经认定了共产党,认定解放军是穷苦人民的军队!他内心深处无比渴望参加共产党的队伍,替穷苦百姓打仗,为穷苦百姓谋幸福。他的心,已经跟着部队走了。

没想到,解放军一走,国民党军队开始反扑,村子再一次被还乡团霸占,老百姓陷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中。

邵焱的成长过程中,经常被邵伟华叫到跟前陪他一起看老电影。有一部革命电影《闪闪的红星》,邵伟华百看不厌。影片中那个恶霸地主、还乡团头子一出场,邵伟华就恨得咬牙切齿!老一辈一定也会记得刘江演的这个反派,和那段耳熟能详的狠毒台词:"我胡汉三又回来啦!谁分了我的地,拿了我的东西,都给我还回来!”然后,瞪大眼珠子提高嗓门吼道:“谁吃了我的饭,都给我吐出来!!!"。

邵伟华也忆苦思甜,比着手势讲述起邻村老人们忆当年的场景,那情形比胡汉三还要惨无人道一百倍。在此,邵焱已经无法描绘给现在的同龄人听了...

国民党最后的挣扎没能持续多久,解放军大部队又回来了。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颁布了《土地改革法》, 这次的土地改革,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。

解放军的土改工作队下到村里,帮助农民减租减息,但被吓破了胆的老百姓真没胆往前凑了。他们怕国民党还乡团再回来,所以再穷再饿,也不敢去拿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,即使工作队帮他们挑回家里,晚上老百姓又偷着送回地主家。

这种恐惧的心理工作队也明白,于是,工作队开展忆苦思甜。开大会、斗地主!

因为邵伟华家最穷,苦难也最深,工作队就请祖父邵启奎上台批斗地主。可工作队员一次次叫着邵启奎的名字,他就不上台,只是一个劲儿地吧嗒吧嗒闷头抽烟。

正当年的邵伟华血气方刚,见祖父这样畏畏缩缩,就自己冲上去了。

在台上,邵伟华像老电影里的白毛女,指着大地主,把地主如何冷血和欺压,自己家每年收成的大部分都给地主剥削去了的苦难遭遇,讲了个遍。当讲到讨饭时被地主的孩子放狼狗撕咬时,台下的老百姓都哭了起来。

“打倒恶霸大地主!”工作组带头振臂高呼起来,引得台下群众齐声高呼并纷纷上台控诉!

邵伟华小小年纪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批斗会上,勇敢上台进行血泪控诉,显现出了他与恶霸不共戴天、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。

这以后,工作队帮助农民减租减息,给农民送粮食的工作有了进展,村民又开始相信解放军,相信共产党了。慢慢地,老百姓们笑容越来越多;渐渐地,工作队送上门的粮食也敢留下来了;觉悟高的村民,都纷纷地参与工作队的事务。

斗地主后,邵伟华一家的成分被定为“赤贫”,所以分土地时他们家优先挑。分完地之后,又分房子。祖父老实本分,分给他地主家的房子他不要,最后只拿了几件衣服,几把锄头等农具,带着全家住进了为地主看庄稼建的土坯屋,就心满意足了。对祖父来说,不管怎样,总算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。对于这个家而言,战争的动乱过去了,终于可以安稳度日了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学文化成了人们生活的新目标。工作队在村里办起了扫盲夜校,邵伟华在旧社会私塾读过半年书,认识字,工作队就请他来当扫盲老师。

邵伟华将树枝削成一根教棍,又弄来了一块木板用锅底灰抹黑,开始往上写字。要教字儿了,别看邵伟华旧社会讨饭时怎么也不愿开口,如今不同了,穷人当家做了主人,邵伟华开口教人识字的口、开的可快啦!

当整个村的眼光都聚集在教棍点着的字儿上、整个村的嘴里参差不齐地开始叽里呱啦念字儿时,这个曾经的放牛娃是怎样的一种心情,不得而知。只记得,邵焱回老家听古稀老人摆起“那时候”,邵伟华,可是村里人心目中正经八百的“先生”!

邵伟华当先生的心情不用去揣摩,也不会复杂,从他一生都念念不忘报答共产党的耿直便知。

担任区领导的董伯伯介绍邵伟华到镇里供销社工作。对一个受尽凄凉悲苦的放牛娃来说,能走上新中国的工作岗位,真正体验当家作主的自豪感,这可是太值得珍惜的机会了。邵伟华邵国元去报到前作出了成年后的第一个决定:正式为自己改名--邵伟华。

这一改,不再是祖父寄希望于他带出一堆弟妹传宗接代的理念,而是家国情怀的觉悟了。

在供销社,邵伟华有使不完的劲儿,表现特别积极,肯动脑筋爱学习,他甚至学会了左右开弓打算盘。那双手,可以打得十指翻飞让人眼花缭乱。再看账本,那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。邵伟华出色的表现有目共睹,大家交口称赞。

付出终有回报,他被评为劳动模范并光荣地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。

邵伟华的成长历程, 还有后来遇到的更大的坎坷,对邵焱这样的年轻人和同龄人来说,也都是陌生的历史,但却是那个时代中国的集体印记。了解他们,感同身受,就能理解什么是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。


724557521141 2024-07-15 12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