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
在完成这部传记——《邵伟华故事》撰写之际,唐人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中饱含怅惘千秋、家国情怀的诗句,油然涌上邵焱的心头。此时此刻,邵伟华这一生波澜壮阔、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,充满了景仰和崇敬。
作为邵伟华老来所得的儿子,邵焱从小至大就耳濡目染了邵伟华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尤其在易学应用事业上艰苦卓绝的奋斗和不懈的努力,将这一光彩夺目的历史缩影保留和记录下来,是邵焱责无旁贷的义务。以长期与邵伟华朝夕相处作为了解他理解他的基础,自2016年起,邵焱开始构思并着手这部传记的创作,通过汲取他诸多学术著作的例证,结合邵伟华日常点点滴滴的讲述,和与邵伟华一起草拟的大量原始传记资料,历经五次修改,于2020年8月1日最终创作完成。
回顾邵伟华的一生,作为有着59年党龄、无比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,他为续振中断了几十年的易学应用事业,呕心沥血地在夹缝中孤独前行,他高举爱党爱国、为民用易的大旗,通过正本清源,拨乱反正的不懈努力,终于引领易学应用事业步入正轨,从而利国利民,造福于千家万户。他也由此成为了民间无人能与之比肩的易学传奇人物。为此,邵伟华被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1年联合出版发行的大型党史丛书录入,并予以高度肯定。正如该书[风采卷]第117-118页隆重介绍的那样:“邵伟华先生的《周易与预测学》、《周易预测例题解》、《四柱预测学》、《周易预测学讲义》自1990年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后,受到热烈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,成为国内外‘《周易》热’的热点。他的易学研究成果,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学术界人士的高度认同。”他是当之无愧的易坛泰斗,易学界公认的一代宗师,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贡献、将流芳百世,光耀千秋!
邵焱和我的广东邵伟华公司,着力推出这部传记,意在缅怀邵伟华的同时,用浓墨重彩再现他的传奇经历和神奇易学研究应验实例,贯通儒释道的思想和文化,论证易经预测本源的合理存在,并郑重传播他自成体系的易学思想和热爱、珍惜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,激发有志青年敢于担当,勇于奉献的热情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不负韶华,无愧今生。让我们共勉、发心讲好《邵伟华故事》中的国学故事、易经故事,完成好传承有序、生生不息的历史使命,让“邵伟华”品牌不但成为易学,而且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符号,造福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。
在此,邵焱由衷地感谢所有支持、关心和帮助过邵伟华的人;感谢所有千里迢迢赶往河南洛阳伊川参加邵伟华追悼会、以及众多未及参加而寄托哀思的易友;感谢邵伟华所有徒子徒孙的孝心;感谢全国各地易学机构和各位会长们长期以来不离不弃的拥戴;感谢所有易经人为易学事业的共同努力;感谢所有受益于邵伟华学术思想并予以传播的易学同仁;也感谢那些不理解甚至谩骂、非议邵伟华的人。是所有的人,成就了邵伟华的辉煌和不朽!感谢王凌云先生的倾情付出,姚磊前期的整理、师万峰的整编和成铁智后期的参与和校对,以及陈卓生先生的策划,在此还要感谢妻子杨晓怡的陪伴和鼓励。特别感恩无怨无悔地帮扶了父子两代人的陈园。
邵焱相信,怀有感恩之心的我们,坚信品牌的力量一定能够继续引领易学文化蓬勃发展,并迎来易学事业美好的未来!
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,祝福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!
邵焱 2020年8月 于深圳
第一章
历史的画卷,往往会在人们不经意中,慢慢展开……
公元1936年的深冬,在中国的一个江南小镇,诞生了一位婴儿。
是他,几十年后改写了中国当代易学史,被尊奉为易坛泰斗。
是他,在沉寂了近四十年的中国大陆易学界,启动了易学复兴的引擎。
是他,在随后的三十多年,著书立说,广为传播,成为易学界公认的一代宗师。
是他,在中国当代易学史上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。
他,就是本书的主人公——邵伟华!